当前位置:冷月魄>历史军事>大明匠相> 第301章 一堆烂摊子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01章 一堆烂摊子(1 / 2)

可是李峰记得说,每年这驿站系统,需要大明王朝和各地官府投入近百万两银子,才能勉强维持。讀蕶蕶尐說網5203187据说后来在崇祯年间,一个叫刘懋的官员计算过,将驿站裁撤之后,每年可以省下六十多万两银子。

这是什么概念呢?大明中央朝廷一年的税收才折合银子一百六十万两,可是一年之内,这驿站的消耗就要相当于大明大半的税收了。

李峰想不明白,为何一方面是消耗大户,另一方面,却又是喊穷呢?

王翀见李峰疑惑,便说出了这里面的猫腻。

原来,这大明的驿站遍布天下,光是驿卒就有六万。可以说,这是一支无比庞大的队伍。这些驿卒要养活,还有无数的用来传递军情的马匹,这些马匹的消耗,比士兵尤甚。因此,这些驿站就是个消耗大户。

另外一方面,驿站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,就是为路过的官员提供食宿,这就更操蛋了。也就是说,只要是路过的官员,加上他们的亲属,是有资格在驿站住宿的。若是那倒了霉的官员,或是没什么权利的小官倒也罢了,还能够吃拿卡要一番,占点便宜。可是要是碰到从上头来的当权人物,驿站就需要打起精神,拿出好东西来孝敬了。至于碰到有些脸皮厚些的官员,住了吃了,走的时候还要带些土特产,所以这些消耗十分巨大。王翀说,接待一个这样的官员,少说也要花上几十上百两银子。天下多少驿站,加起来的量,可想而知。

“可是,驿站既然花销这么大,那朝廷还能够负担得起吗?据我所知,大明一年的税负不过一百五六十万两银子呀?”李峰问道。

王翀笑道:“平辽侯说的那是朝廷的税赋。每年朝廷拨给会同馆的银子也就十来万两,基本上都用在接待各国使节上了,能够拨付给下面的,也就三四万两银子。至于各地的驿站,都是各地官府负责一部分经费。”

李峰想了想,也就明白了,如此庞大的开销,若是都由中央财政来负担,自然是无法支撑的。李峰说道:“原来如此!”

王翀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其实下官在这会同馆里呆得时间长了,也知道这其中的弊端。现在那些官员日渐奢靡,各地驿馆是苦不堪言啊!”

“既然如此,那为何不取消驿馆,让那些官员自行投宿不是更好吗?”李峰纳闷地问道。

王翀连连摇头,说道:“千万不可。”

说罢,王翀有解释了一番。

原来,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此人,出身贫寒,十分痛恨官员腐败。在给官员们发俸禄的时候,又制定的很小气,一个七品的县令,真正的俸禄折合成银子,每年才不过五十多两银子。这些银子,还包括请轿夫厨子杂役等等,将这些开销出去,基本上也就不剩什么了。

若是遇上一个没有什么油水的位置,那日子就苦逼了。比如说都察院的那些言官,日子就过得很艰难。薪水本来就少,还没有什么外水,拿点死工资。可是呢,又身处京城,大小在老家那也是个人物。动不动,就来个老乡同年什么的,还得要接待,老家的族人若是有了困难找上门,也必须要周济,否则的话,若是坏了名声,那就糟糕了。

如此一来,除了那些当权的官员,其实大部分的官员日子过得一般。若是赶上什么事情要去外地为官,或是回家探亲,因公出差办事,这路上的吃住行,就要全靠这驿站了。

就算是那些苦逼的言官,从京城回到广东,数千里路,几乎可以不花一文钱。因此,这驿站系统,对于大明的官员来说,意义很大,也很重要。

王翀这么一说,李峰算是明白了。原来这驿站,就是给大明官员的一种福利,出差、探亲,可以包吃包住。若是从大明官员的薪水来看,这倒也无可厚非。可是呢,偏偏有那不长脸的官员,就是要占点便宜,于是导致了驿站渐渐就成了一个大包袱。

这点其实和后世时候那些公款出国一样,一开始是办正事,后来慢慢就歪了,到了最后,连老婆孩子什么的,都跟着出去旅游。

王翀将此事和李峰一说,看李峰沉思,便说道:“听说平辽侯深得圣眷,由您去给陛下说一说这驿站只是,或许能够裁撤驿馆!”

李峰摇了摇头说道:“驿馆之事,容后再议!”

李峰可不是傻子,既然这驿馆是天下当官人的福利,而且还有二十万驿卒靠着个吃饭,若是自己提出来要裁撤,那岂不是要得罪一大帮子的人?这样的事情李峰可不会去干。而且,李峰记得崇祯年间,就是因为裁撤驿卒,将那些驿卒赶上了绝路,在这些人中,就出现了一个叫李自成的人物,敲响了大明王朝的丧钟。这也不难想象,这些驿卒成天与马为伍,自然骑术精湛,战斗力甚至比边军不差。

一个成功的改革,应该是让绝大部分人得到利益,而不是去砸了大多数人的饭碗,这就是李峰的改革观念。想想后世时候为何那高速公路收费的问题为何很难取消,除了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关系到太多人饭碗问题。

李峰相信,若是自己真的如同东林党在崇祯年间那样贸然裁撤驿站,那么绝对是为大明王朝的敌人输送了六万精锐的骑兵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